![]() (發(fā)芽期的荷花,看不出美麗的花朵)
文 | 柳華芳
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知天命,柳大俠正在奔向不惑之年,身心投奔了墨家學說,自從皈依了墨家,吃嘛嘛香,睡的更踏實了,生活、工作、夢想并不沖突。
北京,天氣燥熱,看到朋友圈在轉keso的一篇文章《張一鳴的戰(zhàn)爭》,文中大義在意料之中,又在意料之外,keso有自己的邏輯,我卻無法贊同文中的諸多說法和觀點。
在幾天前,正是keso等人的大聲疾呼,讓騰訊投資差評戛然而止,“因為你是騰訊”,騰訊理應有更高的價值信仰,畢竟騰訊是一家影響國人生活的公司。
在今日頭條、騰訊之間的論辯之中,張一鳴認為微信是基礎設施平臺,不應該屏蔽抖音,而keso則認為:
今日頭條認為自己有權屏蔽騰訊,而騰訊無權屏蔽自己,理由就是微信和QQ屬于“互聯(lián)網基礎設施”。這真是最混蛋的邏輯,人家產品做得好,做得成功,你就直接給人家充公了,無恥也請有點限度好不好。via 《張一鳴的戰(zhàn)爭》
騰條大戰(zhàn),張一鳴主動加戲?
keso認為,”哪有什么頭騰大戰(zhàn),這只是一場張一鳴的戰(zhàn)爭而已“,并認為今日頭條一直在千方百計地褥微信的羊毛。
在張一鳴看來,微信、QQ屬于基礎設施平臺,是互聯(lián)網基礎設施,幾乎沒有人、企業(yè)能否避開騰訊的IM生態(tài),所以,頭條系想方設法地做微信朋友圈營銷,畢竟微信是流量中心。
做朋友圈營銷是當下企業(yè)營銷的主流選項,即便是互聯(lián)網巨頭們,也不會忽視微信朋友圈,畢竟營銷是給人看的,抖音的營銷創(chuàng)意自然也選擇微信作為傳播渠道,這是營銷常識,也是社交平臺的價值體現(xiàn)。
抖音做了一個文物館合作的創(chuàng)意專題,火爆朋友圈,雖然被微信屏蔽掉了,原因是頁面右上角有個轉發(fā)推薦的圖標暗示,最終形成了病毒傳播,觸發(fā)微信朋友圈的系統(tǒng)監(jiān)測機制。
隨后,今日頭條和騰訊的話題開始越來越多,加上今日頭條抖機靈推動了騰訊負面,并改動了標題,讓騰條大戰(zhàn)一下子變得火熱起來。而今日頭條內部似乎也認為,內涵段子被封殺,很可能和騰訊有關,當然,這個無從考證。
游戲是騰訊收入的主陣地,今日頭條攻擊了騰訊游戲,無疑是捏了蛋蛋,雖不傷筋動骨,卻疼的要命。而今日頭條、抖音等頭條系產品發(fā)展很迅速,成為移動互聯(lián)網的流量黑洞,不僅在資訊平臺層面勢不可擋,抖音更是吸走了基層網民在騰訊系社交產品的沉浸時間。
雙方已經完全撕破臉,而今日頭條無法回避騰訊系的全面阻擊,張一鳴只能前進、不能后退,誰打響第一槍,不再重要。
極端利己主義者?哪個商人不是呢?
“從頭到尾,所有的劇情都是,一個極端利己主義者在公眾的注目之下,一遍遍地蹦跳著,踢踹著,哭鬧著:你為什么不讓我揩你的油?為什么?你涉嫌不正當競爭。”
極端利己主義者,這個標簽有點重,張一鳴一定不喜歡這個標簽,畢竟揩油微信是大家都在干的事,只是頭條系流量很大,讓微信這個大平臺也感覺油水被吸走太多了。
在商業(yè)社會里,哪個商人不是利己主義者,哪個人不是利己主義者,恐怕真的很難。過于大公無私的人,一定是不朋不黨的,一定是兩袖清風的,這種人在現(xiàn)實世界里不容易存活,不容易養(yǎng)活自己。
無論是今日頭條,還是騰訊,產品戰(zhàn)略都是為了自己的商業(yè)版圖,雖有為人類服務的愿景,卻商業(yè)大于情懷,畢竟情懷太昂貴。BAT之間的戰(zhàn)爭,處處是同質化產品,誰都是在為自己的利益奮斗,何況聰明的張一鳴呢?
張一鳴做的幾個產品都比較成功,說明產品確實有獨到之處,雖然也要從騰訊社交平臺獲取流量,但是,這不是成功的核心。同類產品,騰訊自己也跟進做了,但是,并沒有太成功,騰訊自己的流量可是不少。
產品哲學和價值觀:張一鳴向左,馬化騰向右
張一鳴很聰明,在產品微創(chuàng)新、運營策略、算法機制、人性洞察等方面,非常牛逼,早在五六年前,我就斷言今日頭條勢不可擋,我的幾位大哥卻表示鄙視,因為當時他們迷戀網易新聞。
后來,今日頭條果然一飛沖天了,像keso這樣的大哥們還是鄙視今日頭條,認為這是沒有真正價值的泡沫產品。這種論斷顯然過于主觀了,當年北京的白領們都用MSN,大家鄙視QQ,但是,并不妨礙QQ一統(tǒng)江湖,因為全民都在用QQ,你不用QQ,不是QQ不好,是你太固執(zhí)了。
當年,博客流行,QQ空間出現(xiàn)比較晚,科技圈的人們很多覺得QQ空間太LOW,但QQ空間人多、流量大,可以覆蓋幾乎所有人群。我記得,我開始在QQ空間發(fā)文章,還是騰訊大美女程芳推薦的,當年在清華西門吃烤翅,一瓶小二下肚,立馬對騰訊人肅然起敬,騰訊美女的酒量完全可以PK阿里王帥等眾多大哥。
微信、QQ都是社交類產品,依托于人群規(guī)模,形成有效的連接覆蓋,在連接基礎上,開發(fā)和釋放各種商業(yè)價值,而本質上是工具型產品,也可以說是互聯(lián)網基礎設施。騰訊新聞、游戲等諸多產品都是從社交連接的邊緣創(chuàng)新而來,不斷進化,進而形成優(yōu)秀的產品,并在流量覆蓋下成為巨無霸產品。
而今日頭條系的產品,靈魂來自于內涵段子,這個張一鳴早年創(chuàng)業(yè)的產品,為今日頭條積累了種子用戶群、用戶社區(qū)文化、用戶傳播機制等運營套路,這個套路在今日頭條、抖音等產品中屢試不爽、大獲成功。
在我看來,張一鳴是一個技術男,卻在內涵段子的經營中獲得了社群化產品的商業(yè)模式,進而形成了社群產品商業(yè)航母編隊。在大街上,你會是不是看到一些車上有內涵段子用戶的車貼,能達到這個程度的用戶沉浸,是非常了不起的人性洞察和經營。
一個是社交生態(tài),一個是社群生態(tài),相當于張一鳴在馬化騰的子集里獲得了巨大成功,進而讓馬化騰產生了恐慌和不安。
有意思的是,騰訊在模仿今日頭條系的產品玩法,天天快報對標今日頭條,微視對標抖音,卻效果一般,這是為什么呢?
柳華芳認為,張一鳴有一線產品成長的全程經驗和用戶裂變思維體系,而騰訊的產品經理們大多已是體系型人才,可能很多人像keso一樣認為今日頭條系比較Low,卻沒有真正用同理心去思考頭條系成功的本源力量。
在商言商,別把馬化騰、張小龍逼成精神分裂
微信、QQ確實是互聯(lián)網基礎設施,騰訊云則致力于做云時代的水煤電,基礎設施的意思是你不能隨便給人家斷水斷電。這樣的社會價值,對于騰訊來說,不是未來目標,已是現(xiàn)在的事實,這也是馬化騰贏得世人尊重的基石。
不能因為是張一鳴說,就否認基礎設施的平臺社會意義,應該講規(guī)則,而不是你打我一拳、我扇你一個耳光。如果我們對騰訊的期待值是像google那樣,那么,我們不應該幫著騰訊打嘴仗,而只需要講清楚騰訊的平臺規(guī)則即可。
如果騰訊平臺規(guī)則的閾值不合理,是騰訊的問題,如果是騰訊的核心利益不允許,那么,是商業(yè)的版圖利益問題。在商言商,這不是什么問題,畢竟人都是自私的,自己不安全,高尚不容易。
在騰訊投資差評的事件里,大家既然希望騰訊站在道德制高點上,希望騰訊像google一樣捍衛(wèi)價值觀,那么,一碗水端平,在今日頭條這個事情上,也請騰訊站在道德制高點吧。
在道德制高點、利益制高點的兩點之間,很難有太完美的平滑接入,尤其在中國,就像那變態(tài)的姚家園路、平房橋路口,直奔五環(huán)堵的上不去、下不來,走姚家園路堵的膀胱高潮。
如果我們把馬化騰、張小龍推向圣人,那么,極端利己主義者的標簽可以留給張一鳴,只是,孔子尚合于野,互聯(lián)網巨頭哪一個不是贏者通吃的極端利己主義者呢?
夢想里,中國應該有很多喬布斯,可是,中國只有雷布斯、賈布斯;夢想里,中國有幾個布林、佩奇,可是,最后一句說出來一定會得罪很多人。
今日頭條、抖音不是泡沫
keso認為今日頭條之類為無價值的泡沫產品,這個值得商榷。
keso屬于高端用戶,使用習慣更高端,對產品噪聲會更加敏感和反感。但是,今日頭條、抖音卻真正觸達了數億基礎大眾,里面有陽春白雪的,也有下里巴人的,大眾人群、尤其是低線城市人群,往往不缺時間,正需要接地氣的內容消費。
今日頭條不說了,抖音真是激活了各路民間藝人,甚至跳廣場的大爺大媽,愛臭美、秀身材的東北大姐,愛園藝、會技術的工人師傅,……俗人的世界,平凡而有趣的聲音。
今日頭條、抖音,對于很多用戶來說,就像游戲一樣,是一種精神消費,不是泡沫,是一種奶油吧。
馬化騰曾經說過,最害怕有一天看不懂90后、00后,張一鳴和今日頭條系是一面鏡子,而不是那個八面桃花的段正淳。
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菩提,且不說泡沫與否,君不見地產泡沫滿天飛,天朝國民縱情于泡沫中高潮迭起。
|